永州新闻网讯(通讯员 杨坤)7月9日,在省级贫困村零陵区鹿鸣塘村,郁郁葱葱的槐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,随风摇曳;绿油油的栀子挂满了枝头,沐浴仲夏的阳光;房前屋后晒满了各种药材,微风吹过,空气中散发着淡淡药香。“趁天气好,太阳大,摘下来的槐花蒸熟了马上就能晒干!”周军和妻子正在采摘、蒸煮、晾晒槐花,干得热火朝天。
周军夫妇
2014年,零陵区打响扶贫攻坚战,鹿鸣塘村也乘势修建了基础设施,有了路才能致富。但鹿鸣塘村山多,土地贫瘠,普通办法难以脱贫,为了打赢扶贫攻坚战,村干部请来专家给鹿鸣塘村问诊把脉,经过专家考察分析,发现这里土壤无污染,富含微量元素,且属于山区,适合种植中药材。
槐花
2015年,在政府的带动下,扶贫专干开始发动鹿鸣塘村村民试种中药材,可祖祖辈辈种惯粮食的乡亲们并不“感冒”。周军是为数不多参与中药材种植的村民,53岁周军一家原先只靠9亩薄田生活,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却挣不到几个钱,“以前田里除了种水稻就是种苞谷,旱田只能种一季,除了吃用也就三千多收入,儿子28岁了也没讨老婆,没得收入哪个女仔来?”他急切想改变这种现状。
驻村扶贫干部黄荣华是周军的结对帮扶人,黄荣华给他“问诊把脉”,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了容易管理的槐树、黄栀子让他种植,周军利用家边的荒坡种下了4亩槐树、4亩黄栀子。为了把这8亩地药材种好,周军有空就找黄荣华请教种植技术,为了让小学文化的周军容易理解,黄荣华把种植技巧编成15个字:“不图多、不喷药、少施肥、勤除草、勤采药。”通过周军的努力学习,种植中药材的技术在慢慢提高,还掌握了中药材的粗加工方法。
去年,周军种下的中药材迎来初次收获,4亩槐花收入5000多元, 4亩黄栀子也卖了2000多元, “趁我们还做得,把药材种好,多赚些钱把房子搞好,给儿子讨个老婆!” 脱贫后的周军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今年年初,时代阳制药厂给鹿鸣塘村带来了80余亩的紫苏合同,驻村扶贫干部黄荣华没有忘记周军,来他家时周军颇感意外,“你虽然脱贫了,但我们还是会来给你政策和技术支持的!” 黄荣华解释道,“这次还给你带来了时代阳光制药厂的8亩紫苏种植合同!”周军高兴的签下了合同。通过“公司+农户”模式种植药材预计今年能让周军增收2万余元,有了公司的保障,周军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坚实。